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实验,哪个是错误的?()
A.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 |
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 |
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力说明存在着相互吸引力 |
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四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 |
B.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 |
C.在斜面上质点运动的平均速度 |
D.在斜面上质点运动的平均速度 |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4+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则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A.8 m/s、24 m/s | B.24 m/s 、12 m/s | C.12 m/s、24 m/s | D.24 m/s、8m/s |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10 m/s行驶完其余
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那么汽车在前
路程内速度v1的大小是 ()
A.25m/s | B.30m/s | C.35m/s | D.40m/s |
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内与开始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 | B.1∶3 | C.3∶4 | D.4∶3 |
坐在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铁轨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行驶着的列车”和“树木迅速后退”的参考系分别为( )
A.地面、地面 | B.地面、列车 | C.列车、列车 | D.列车、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