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娜塔莎是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里的一个经典人物,是一位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轻信、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孩。 |
B.雨果,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九三年》《笑面人》等,其中《炮兽》就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
C.大多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这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的创作特点,入选课文的《骑桶者》就是明证。 |
D.感动是衡最小说的重要标准,作家根据材料的“情感价值”来取舍时间,一秒钟可以很长,十年也可以很短;而虚构是天然存在于小说中的,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 |
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悚 (sǒng)然安然无恙(yàng)赎(shú)罪间(jiàn)或 |
B.莞(wǎn)尔 辖(xié)制滑稽(jī)凫(fú)水 |
C.吮 (shǔn)吸俨(yán)然戮(lù)力性情孤僻(pì) |
D.漂橹 (lǔ)窥(kuì)视藩(fán)篱鞭笞chī |
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2分)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追求华丽辞藻。待到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和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
A.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1951年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
C.元杂剧又叫元曲。课文精选了元曲四大家王实甫《西厢记》中《长亭送别》和关汉卿《窦娥冤》的篇章。
D.孔尚任历经十年完成了《桃花扇》,标志着中国戏曲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与洪昇一起,成了清代最负盛名的戏曲作家。
指出下列作品中人物与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 )
崔莺莺 窦娥 杜丽娘 李香君
A.《桃花扇》 《窦娥冤》 《西厢记》 《牡丹亭》 |
B.《西厢记》 《窦娥冤》 《桃花扇》 《牡丹亭》 |
C.《牡丹亭》 《窦娥冤》 《桃花扇》 《西厢记》 |
D.《西厢记》 《窦娥冤》 《牡丹亭》 《桃花扇》 |
对下面这段唱词的艺术手法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寓情于景。通过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渲染来衬托莺莺不尽悲戚、牵肠挂肚的 感情潮汐。 |
B.寓情于景。通过对暮秋景色的描写来反映张生和莺莺两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
C.心理描写。描写女主人公被抛弃的内心痛苦。 |
D.心理描写。描写张生对莺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