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通过做功的过程,机械能也能转化为内能 |
B.不通过做功的过程,内能也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
C.不发生热传递,物体内能总保持不变 |
D.外力对物体做 IJ的功,物体就一定增加1J的内能 |
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的听力出现了问题 |
C.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那么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低于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
D.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所接收到的来自于遥远星系上的某种原子光谱,与地球上同种原子的光谱相比较,光谱中各条谱线的波长均变长(称为哈勃红移),这说明该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 |
2013年6月我国宇航员在天宫一号空间站中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并演示了太空“质量测量仪”测质量的实验,助教聂海胜将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将连接运动机构的弹簧拉到指定位置,如图所示;松手后,弹簧凸轮机构产生恒定的作用力,使弹簧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用光栅测速装置测量出支架复位时的速度和所用时间。这样,就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为74kg。下列关于“质量测量仪”测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仪器必须水平放置 |
B.测量时仪器必须竖直放置 |
C.其测量原理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
D.其测量原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得到两车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
D.从0时刻到t1时刻的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
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
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
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两带电平行板的正中间沿与匀强电场垂直的方向射入,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 当粒子的入射速度为v时,它恰能穿过一电场区域而不碰到金属板上 现欲使质量为m、入射速度为的粒子也能恰好穿过这一电场区域而不碰到金属板,在以下的仅改变某一物理量的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 使粒子的带电量减少为原来的1/4
B 使两板间所接电源的电压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C 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加到原来的2倍
D 使两极板的长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