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18—19世纪大事(部分):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发展阶段 |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
D.工业革命没有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加剧社会矛盾 |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 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 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
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冶铁技术的落后 | B.精耕细作的需要 |
C.小农经济的阻碍 | D.耕牛的极度缺少 |
先秦时期的官阶,一般以天子授予的爵位来称呼,往往是依据血缘关系亲疏,与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但到了秦汉时期则用“若干石”称呼,如郡守是2000石,则习惯上称作“二千石长史”。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观念消亡 | B.官僚体制确立 |
C.粮食产量剧增 | D.爵位制度废除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 |
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
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
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出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讼。”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了任何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
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
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而获得解放 |
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亲族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