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所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甲处所表示的盆地是 ,图2表示的盆地是 。
A.柴达木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吐鲁番盆地 | D.准噶尔盆地 |
(2)图1中甲盆地位于我国 自然区,属于 气候。当地人们利用该盆地内的倾斜地势,巧妙地建造了引用地下水的特殊工程—— 坎儿井 ,以灌溉农田。该盆地是我国 的主要产区之一。
(3)图2盆地位于我国 自然区,属于 气候。该盆地四周被 和 环绕,地势特点是 。该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 天府之国 ”美誉。
莫桑比克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依据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腰果因香美可口,营养丰富,故善食者众。其生长期内要求月平均气温20—30℃,年降水量1000—1600毫米,海拔400米以下为宜。
材料二莫桑比克及附近区域地形图
材料三莫桑比克人口结构(2010年)
表3莫桑比克人口结构
年龄段 |
0—14 |
15—64 |
>65 |
自然增长率 |
比重(%) |
44.1 |
53 |
29 |
1.8 |
材料四马普托(25.9°S,32.6°E)和利欣加(13.3°S,35.2°E)气候资料
(1)根据材料二判断,赞比西河流域开发的主要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与上游河段相比,莫桑比克境内赞比西河的水量季节变化________________。
(2)莫桑比克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________。
(3)利欣加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马普托纬度高于利欣加,但年均温却相对较高,试分析马普托年均温高于利欣加的原因。
(4)漠桑比克被誉为世界“腰果之乡”,简述其发展腰果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5)莫桑比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5%.粮食不能自给。简述该国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年平均降水量为375mm,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区。根据资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下图是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图甲是1997年~2002年西辽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变化图。
材料三 图乙是西辽河流域某村镇粮豆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
(1)西辽河流域地处地区,地势。河流一年会有个汛期。按自然带地带性规律,流域内为温带森林带向的过度地带。
(2)根据材料二,西辽河流域地下水的水位年际变化呈特点,其原因是。
(3)简述西辽河流域发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4)21世纪初,西辽河流域大幅度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请分析其是否合理?并简述该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是西亚地区两个重要的国家,沙特阿拉伯盛产石油,伊朗盛产藏红花。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沙特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略图(左图)与伊朗略图(右图)
材料二目前,沙特阿拉伯已布局了朱拜勒、延布两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朱拜勒是石油、天然气、矿石等产地,又有方便的海路运输通道,其石化产业已形成集团化布局,以一类工业(产品为钢材、原油、化工产品等)为核心,附近是二类工业(产品为钢铁、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第三类为服务和轻工制造业,为临近企业和社区服务。延布为沙特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最西段终点,与朱拜勒工业城一样,有充足的能源供应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1)读左图,①地的气候类型是,②地气候特征是;若七月一艘油轮从图示地区出发到中国,途经阿拉伯海时是(顺、逆)风航行。
(2)据图判断,沙特的石油集中在地区;藏红花产地集中分布在伊朗的 ____________地区。
(3)朱拜勒石化生产基地形成的主导区位条件是接近;延布石化生产基地则拥有沿岸的深水港,所需的能源主要依靠运输方式。
(4)分析朱拜勒石化产业集群化布局的意义。
(5)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推测和描述伊朗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第Ⅰ阶段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2)该城市发展到第Ⅱ阶段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
(10分)读图“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分布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于是匈奴人定都于此,取名统万城。直到15个世纪前,它处于山环水绕之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而现在则是荒漠连天,就像远去的楼兰古国,处于被沙漠的掩埋之中。
(1)说明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并分析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
(2)从地理角度分析导致统万城从繁荣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