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单位:公顷)。据此完成问题。
|
耕地 |
园林 |
林地 |
牧草地 |
水域 |
1996 年 |
1 268 798.5 |
27 951.8 |
266 176.3 |
2 467 943.4 |
63 801.4 |
2000 年 |
1 293 944. 6 |
71 783.8 |
442 971.3 |
2 237 528.4 |
66 413.4 |
2010 年 |
1 353 176.6 |
141 685.8 |
691 081.3 |
1 870 195.4 |
73 019.4 |
1996—2000年该区域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
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D.草地退化显著 |
进入新世纪以来,该区域 ( )
A.气候持续干旱 | B.林果业发展迅速 |
C.大力发展畜牧业 | D.种植业发展减缓 |
该区域位于我国 ( )
A.西北地区 | B.东北平原 | C.青藏地区 | D.华北平原 |
图是2012年12月某日14时部分地区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处与图中所示我国风力最大城市的气压差值范围是()
A.35<气压差值<45 |
B.30<气压差值<40 |
C.25<气压差值<35 |
D.20<气压差值<30 |
.图示时刻,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暴雪天气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
A.春分(3月21日) | B.谷雨(4月20日) |
C.立夏(5月5日) | D.小满(5月21日) |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 | B.北半球,向北移 |
C.北半球,向南移 | D.南半球,向南移 |
图中a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b为晨昏线,c为经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若M、P两点重合,且离南极点距离最大,PM为西经60°,此时()
A.上海刚好日出 |
B.P点昼长为12小时 |
C.M点的夜长可能为24小时 |
D.伦敦正值上班高峰期 |
.若M点在极点与P点之间来回移动,则当M、P两点相距最远时()
A.北京昼夜等长 |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C.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 |
D.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3°26′ |
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
B.甲地位于赤道 |
C.乙地位于南温带 |
D.丙地位于北温带 |
.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 |
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 |
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
下图为2013年1月-2月期间,某条经线上16时的昼夜分布状况(粗线部分为夜,细线部分为昼)。A、B、C为经线上的三点,B、C两点的纬度数相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S段为极昼 |
B.NA段为极夜 |
C.BC段都是昼长夜短 |
D.CS段有部分为极昼 |
. 若上题图中A点此刻恰好就是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B点的纬度为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β,则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90°-α-β | B.α+β-90° |
C.90°+α-β | D.90°+β—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