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和亚马孙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的失业问题,鼓励农民向亚马孙河流域进军。破产的农民们,拖家带口走向森林,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尼亚地区,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区。在高潮时期,每月有五万七千名移民来到这里。
(1)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2)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3)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       平方千米,占到雨林总面积的           %,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4)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设对雨林有何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兆焦耳/米2)分布图。

材料二 成都和延安气候资料。

地点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成都
气温(℃)
5.5
17
25.6
16.8
16.2
降水(㎜)
5.0
51.1
228
47.9
976
延安
气温(℃)
-6.7
11.2
22.9
9.6
9.3
降水(㎜)
3.4
35.4
124
41.6
572


(1)材料一中M的值是,并说明理由。
(2)与成都相比,简述延安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3)简述图中A地所在区域突出的地形特征。
材料三 西安市1989年—2005年工业用地空间分布变化。

(4)根据材料三,概括西安市1989年—2005年工业空间分布特点。

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虚线MN表示航海线,DP与DQ表示锋面,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状况多出现于(1月、7月)。此时N地风向为风。E地此时的天气状况为
(2)比较此时A与N两地的风力大小,并分析原因。
(3)图中DP为锋。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途中天气将如何发生变化? (从晴雨、风向、气压方面简要分析)
(4)若此时晨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为20°,太阳直射在(纬度)。

下图为中东部分地区矿产资源和交通分布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的黎波里和巴格达纬度位置大致相当,气候差异却很大,请描述这种差异并阐释其原因。
(2)说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对伊拉克农业的主要影响。
(3)分析图中输油管道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4)解释图中北部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交通网较为稠密的现象。

阅读世界上西经度范围的东半球部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点自然带是,由P点向北至N山一线沿途土壤类型的空间变化体现了规律,该规律的形成主导因素是
(2)图中N山脉形成是由于板块和板块碰撞而成。
(3)描述右下图所代表海域海底地貌典型特征。
材料一 下表为上图中河流各河段汛期和枯水期季节分配表。

地点
汛期
枯水期
上游
6月
12月
中游
7—10月 12月
5-6月
下游
5-6月 1月


(4)图中河流M以上的上游地区汛期开始于6月份,O点以下的中游却是7-10月份为汛期。请分析其原因。
(5)格拉斯哥和爱丁堡分别位于大不列颠岛的东西两岸,但气候特征相似度非常高,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
本世纪初,渤海的劣四类水质海域还仅仅局限在辽东湾、渤海湾近岸局部海域,现在已经扩展到几乎所有的近岸海域。
材料二
南海大部分近海海域、部分近岸海域水质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水质为劣四类水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渤海与南海水质差异。
(2)分析渤海水质状况产生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