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完成问题。

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A.100cm/s B.200cm/s
C.300cm/s D.400cm/s

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7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城市化第Ⅱ阶段,主要出现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逆城市化现象
C.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生物多样性增多

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Ⅲ阶段的是

A.埃及 B.中国 C.英国 D.印度

2011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影响,阅读表3中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单位mm),完成17~18题。表3


降水量
径流总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量
市区
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

城市建设导致了

A.市区蒸发量减少 B.郊区径流总量减少
C.市区地下径流增加 D.郊区降水量减少

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扩大城市的规模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图为“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5~16题。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B.交通通达度高
C.临近工业区 D.位于住宅区内

表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13-14题。


城镇人数(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2010年
年增长率(%)
2000年
2010年
增长百分点
苏南地区
1467
2288
4.54
59.6
70.3
10.7
苏中地区
636
917
3.73
37.7
56.0
18.3
苏北地区
983
1533
4.54
31.2
51.5
20.3

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苏北地区为提高城市化水平,可采取的措施是

A.兴建卫星城镇,增加城市人口容量
B.扩大城市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C.调整行政区划,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加快产业发展,繁荣区域社会经济

图5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
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
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