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为甲、乙、丙三地6月22日至12月22日等高旗杆正午影子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 |
|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
| C.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
|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丙地 |
图5中四条曲线能够基本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上流程最长、流量最大的支流 |
| B.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全为平原 |
| C.田纳西河流域虽然降水少,但河床比降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
| D.流域内有丰富的煤炭、铅锌等矿产 |
读塔里木盆地图,完成问题。
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为
| A.洪水泛滥 | B.坡地开发 | C.交通线增多 | D.荒漠范围扩大 |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国家大型工程图”。读图回答问题。
①工程主要是解决
| A.农业生产缺水问题 | B.海河流域缺水问题 |
| C.城市工业缺水问题 | D.城市能源短缺问题 |
②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洪 | B.发电 | C.灌溉 | D.航运 |
该地区地表分布有深厚的沉积物,地面支离破碎,其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
| C.冰川沉积、风力侵蚀 | D.风化作用、冰川侵蚀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问题。
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盐碱化④空气污染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
|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
|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
| 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