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
|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
|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
|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
下列因素:①溶质种类;②溶剂种类;③溶质质量;④溶剂质量;⑤温度;⑥压强;⑦搅拌、振荡。其中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是()
| A.①②⑤ | B.④⑤⑥⑦ |
| C.③④⑥⑦ | D.⑤⑥ |
现有下列方法: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熟石灰;④减少熟石灰;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溶剂。能用来将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①③⑥ | B.②③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能证明30℃时的某硝酸钾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的正确方法是()
| A.向30℃时的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后搅拌,加入硝酸钾固体的不变 |
| B.恒温蒸发10g水后,有少量硝酸钾晶体析出 |
| C.将温度降至10℃时,有少量硝酸钾晶体析出 |
| D.加入10g硝酸钾晶体,仍有少量硝酸钾晶体 |
常温下,向一未知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经充分搅拌,发现有部分硝酸钾晶体溶解,则原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 B.不饱和溶液 |
| C.各部分性质不相同的液体 | D.无法确定 |
在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都要用到纯净的物质,而在实际中,遇到的大多是混合物,须将混合物进行分离,下列物质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 A.食盐和细沙 |
| B.水和酒精 |
| C.石灰石(CaCO3)和生石灰(CaO) |
| D.蔗糖和味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