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2003年7月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回答问题。 “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三江并流”中的“三江”,其源头已纳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有( )
A.② | B.③ | C.⑤ | D.④ |
“三江并流”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它具有( )
A.美学价值 | B.科学价值 | C.历史文化价值 | D.可创造性 |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图,据图回答:图中A地的数值可能为
A.130 | B.140 | C.160 | D.170 |
关于图中B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径流量较大 | B.结冰期较长 | C.含沙量较小 | D.夏、秋季出现汛期 |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①②④ | D.④②①③ |
河谷发育到阶段④后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上升 | B.断裂下沉 | C.变质作用 | D.流水沉积 |
下图为世界某种自然带的局部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该自然带的分布地区中,
①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
因素是
A.陆地缺失 | B.纬度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
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
21℃,造成③地气温比②地气温明显较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洋流 | D.地形 |
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回答: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位于
A.玄武岩分布区 | B.石灰岩分布区 |
C.大理岩分布区 | D.花岗岩分布区 |
图中泉水出露处的地质构造最
可能是
A.向斜 | B.背斜 | C.断层 | D.褶曲 |
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与上图所示地貌成因相同的是
读某地区昼夜状况示意图,图中BC为晨昏线,∠ABC等于23°26′,回答:在图示状况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能是
A.23°26′S,60°W | B.23°26′N,150°E |
C.23°26′S,90°W | D.23°26′N,120°W |
当∠ABC由最小值增大至图示状况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达最大值 |
B.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 |
C.昼半球的范围逐渐扩大 |
D.极圈内的极昼、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