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Fe3++2I-=2Fe2++I2,向1L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横、纵坐标的单位均为mol。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
|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 6 mol/L |
| C.当通入Cl2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
| D.原溶液中n (Fe2+): n (I-): n(Br-)=2:1:3 |
在50mL烧杯中加入10mL煤油和10mL水(分层),再将一小块钠投入烧杯。下列关于钠的位置及反应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 A.钠浮在煤油层上,不反应 |
| B.钠沉在煤油层下,不反应 |
| C.钠沉在煤油层下浮在水层上,在交界处剧烈反应 |
| D.钠沉在水层下剧烈反应 |
下列溶液中,和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 |
| B.200mL 0.25mol/L AlCl3 |
| C.50ml 1mol/L NaCl溶液 |
| D.25ml 0.5mol/L HCl溶液 |
对于反应H— + NH3 =H2 + NH2— 的正确说法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 B.H—是氧化剂 |
| C.NH3是还原剂 | D.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下列变化,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
| A.FeO → Fe2O3 | B.CO2 → CO | C.H2S → Na2S | D.AlCl3 → Al(OH)3 |
下列各组物质,按电解质、非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硝酸钾、硫酸铜、稀硫酸 | B.空气、水、稀硫酸 |
| C.氯化钠、乙醇、铜 | D.硝酸、食盐水、烧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