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分离方法 |
原理 |
A. |
分离溶于水的碘 |
用乙醇萃取 |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
B. |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分液 |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
C. |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
重结晶 |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
D. |
除去纯碱中的碳酸氢铵 |
加热 |
热稳定性不同 |
为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NH4+、Cl-、Fe3+等四种离子,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已知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取样分别完成以下实验: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Na+ | B.SO42- | C.Ba2+ | D.NH4+ |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
向100mL由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FeI2配成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3.36L(标准状况),反应完全后,溶液中有一半的 Fe2+被氧化成Fe3+,则原混合液中FeI2的物质的量溶度为()
A.0.5 moL·L-1 | B.1.0 moL ·L-1 | C.1.2 moL ·L-1 | D.1.5 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