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
C.不慎碰翻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灯失火,马上用湿布扑灭 |
D.配制硫酸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硫酸 |
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③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④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⑤NH3%、N2%、H2%都不再改变⑥恒温恒容时,密度保持不变⑦正反应速率υ(H2) =" 0.6" mol/(L·min),逆反应速率υ(NH3) =" 0.4" mol/(L·min)
A.全部 | B.②③④⑤⑦ | C.①③④⑤ | D.③⑤⑥⑦ |
如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s)+G(g)2R(g)ΔH>0。在图中Y轴是指
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 | B.G的转化率 |
C.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 D.L的转化率 |
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 B.③ | C.④ | D.④⑤ |
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 bY(g)+cZ(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a>b+c |
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v(正)增大,v(逆)减小 |
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 |
D.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增大 |
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后,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2+、NH4+、Cl–、I– |
B.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1的溶液:K+、HCO3–、Br–、Ba2+ |
C.在c(H+)=10-13 mol·L–1的溶液:K+、SO42–、Al3+、Cl– |
D.PH=1的溶液:Cu2+、Na+、Mg2+、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