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A.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
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一甘蓝”
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CCTV“人与自然”节目介绍,1998年8月,湖北某麋鹿自然保护区将圈养的部分麋鹿放回大自然,经过追踪观察,这些麋鹿已初步适应野外生活,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麋鹿将发展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外的麋鹿其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
B.野外的麋鹿有助于保护区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
C.野外的麋鹿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D.野外的麋鹿和圈养的麋鹿因环境不同产生了生殖隔离

图为某一群体基因频率变化图(横坐标表示基因型,纵坐标表示频率),则与这一现象相符的事实是()

A.克格伦岛上残翅昆虫和强翅昆虫的形成
B.人类新生儿体重过重或过轻死亡率较高
C.育种学家选育某抗病品种
D.工业(尺蛾)黑化

据研究,现代的长颈鹿是由古代的一种颈和前肢都较短的古鹿进化来的,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

A.长颈鹿的长颈和长的前肢是由于长期伸长和作用的结果
B.由于食物缺乏,导致古鹿变异的结果
C.变异、选择、遗传、隔离的结果
D.变异、选择、遗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18%,82% B.36%,64% C.57%,43% D.92%,8%

某一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

A.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
B.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体
C.那个变异性状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D.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