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图7-2的实验装置来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1)用铅笔代替导线连接图7-2实物图(测导线AB电阻时)。
(2)用导线AB和用导线CD的实验记录分别如表1和表2:
表一: 表二:
电压(V) |
2 |
4 |
6 |
电流强度(A) |
0.4 |
0.8 |
1.2 |
电压(V) |
2 |
4 |
6 |
电流强度(A) |
0.2 |
0.4 |
0.6 |
从以上实验数据中可以发现:同一导体中电流与;在相同电压下,通过导线AB和CD的电流不同,说明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是不同的,且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 。
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重(N) |
弹簧测力计读数(N) |
钩码移动的距离(m) |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
有用功(J) |
总功(J) |
机械效率 |
3 |
1.2 |
0.1 |
0.3 |
(1)在表中空白处分别写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值;
(2)在右边方框中画出滑轮组及绕法;
(3)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做 运动.小刚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进行读数,则他这样得出的机械效率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小”、“偏大”或“相等”)
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
沿___________传播的.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
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⑴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_____和______;
⑵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者下落时间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当右盘中加入25克的砝码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游码,指
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始终如图乙所示.这时应进行的操作是;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测得石块的质量是24g.把石块用粗塑料绳栓好,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cm3,此石块的密度是g/cm3.
(3)请你观察图分析:运用上述实验操作,测量的密度值会(偏小或偏大).
小明在进行“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台上给他提供的器材有:6V蓄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1.5A)、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电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7Ω)、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明在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选择了正确的量程.请你帮他在图中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同时将滑动变阻器连接好,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 (填写“C”或“D”)端.
(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很大,立即断开开关.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和 .(填写序号)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小电灯的灯座接触不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E.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在了最小阻值处
(4)排除故障后,为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你判断灯泡是否正常发光的依据是___________.
(5)小明发现,由测量数据计算可知:小电灯亮度不同时灯丝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