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四川消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大地震,它是由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造成的。已知地震波分为三种:纵波(P波),速度vP=9.9 km/s;横波(S波),速度vS=4.5 km/s;面波(L波),速度vLvS,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

(1)位于震源上方的汶川地区某中学实验室内有水平摆A与竖直摆B,如图7-8(A)所示,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哪个摆?
(2)成都市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假若如图7-8(B)所示,则由图可知abc三处波形各对应于哪种地震波?若在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12.6 s,则地震台距震源多远?
(3)假若地震P波沿直线传播到成都市时,当地地表某标志物振动方向沿如图7-8(C)中ZT方向,测得某时刻该标志物的水平分位移x=23.1 mm,竖直分位移y=0.4 mm,试由此估算震源深度h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所示,一固定的矩形导体线圈水平放置,线圈的两端接一只小灯泡,在线圈所在空间内存在着与线圈平面垂直的均匀分布的磁场.已知线圈的匝数n=100匝,电阻r=1.0Ω,所围成矩形的面积S=0.040m2,小灯泡的电阻R=9.0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按如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 式为,其中Bm为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T为磁场变化的周期.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

(1)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3)在磁感应强度变化的的时间内,通过小灯泡的电荷量.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 T,边长L=10 cm的正方形线圈abcd共100匝,线圈电阻r=1 Ω,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ω=2π rad/s,外电路电阻R=4 Ω.求:

(1)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由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转过60°角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3)由图示位置转过90°角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4)交变电压表的示数.

如图所示,导体框架的平行导轨间距d=1m,框架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00,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框架平面向上,且B=0.2T,导体棒ab的质量m=0.2kg,电阻不计,水平跨在导轨上,且可无摩擦滑动,定值电阻的阻值R=0.1(g取10m/s2)求:

⑴ab下滑的最大速度;
⑵以最大速度下滑时,电阻R的热功率。

两根光滑的长直金属导轨MN、M′N′平行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M、M′处接有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中各电阻的阻值均为R,电容器的电容为C.长度也为l、阻值同为R的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ab在外力作用下向右以速度v匀速运动且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在ab运动距离为x的过程中.求:

(1) 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2)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家用台式计算机的硬盘磁道和扇区如图所示,数据区域的内半径为R1=1.0 cm,外半径为R2=5.0 cm,径向磁道密度为N=600条/mm,(即每条磁道是不同半径的同心圆),每个磁道分成a=8192个扇区(每扇区为圆周),每个扇区可以记录512个字节。电动机使磁盘以7200r/min的转速匀速转动。

求:(1)假设磁头在读、写数据时是不动的,磁盘每转一圈,磁头沿半径方向跳动一个磁道。则不计磁头在磁道间移动的时间,求计算机1s内最多可以从一个磁盘面上读取多少个字节?
(2)假设磁盘每转一圈,磁头沿径向向外移动一条磁道,已知每条磁道宽度均匀,并且磁头相对于磁盘以恒定的线速度v=3.14m/s运动.求将一张磁盘全部读完一遍所用时间是多少?
(以上结果均保留3为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