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是三氧化二砷(As2O3)的俗称,有剧毒。
下列做法可用“饮鸩止渴”形容的是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
B.加强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
C.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
D.大量开办经济效益好但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 |
“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 硒:0.013;锶:0.0596;
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元素 | B.原子 | C.单质 | D.分子 |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 |
分子间有间隔 |
B |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D |
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
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能否进行 |
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可吸入颗粒物 | B.二氧化碳 | C.二氧化硫 | D.二氧化氮 |
对于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等⑥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A.①④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⑥ |
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A.酒和醋的酿造 | B.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
C.农家肥的腐熟 | D.酒精灯安静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