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可能原因是                
(4)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___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的性质。
(5)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6)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a中应加入溶液(填俗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装置还可以制取气体,从所用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角度说明用此装置作为制取某气体发生装置的理由是
(3)某同学利用装置中B、C组合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可能原因是;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若要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填“是”或“否”);
(4)D实验的目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C、D、E、F、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D、E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A、B组成元素相同,且通常A为红棕色固体,E、F常温下为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成分是A 物质的矿物名称是;B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物质E的用途之一为,物质A~G中与物质E具有相似用途的是(填序号)。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一瓶如图1所示溶液需氯化钠 g
(2)概念图能清晰地反应概念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说明图中“?”是指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填序号)从中选出一例说明偏小的原因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
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涵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许多家庭做饭用“管道煤气”做燃料,“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硫醇(C2H5HS)。
①“管道煤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管道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与其组成元素相同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③“管道煤气”可作为燃料,是利用了“煤气”的性,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做完饭后关闭煤气灶的阀门,即可使火焰熄灭,这是利用
原理灭火(填序号)。
A.断绝可燃物的来源 B.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④关于乙硫醇(C2H5HS)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乙硫醇由三种元素组成
B.乙硫醇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乙硫醇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乙硫醇中含有碳分子
E.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质量之比为12:3:16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