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可能原因是                
(4)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___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的性质。
(5)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6)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雨同学为验证镁、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实验中,小雨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铁;

②小明还补充了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得出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铁  铜(填“>”“=”“<”)。

某实验探究小组为验证氢气的还原性,在教师指导下:

【查询资料】Ⅰ.反应原理:CuO+H2 ¯ Cu+H2O

Ⅱ.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状固体,遇水变蓝色

【实验过程】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①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②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装置D处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④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⑤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需要持续通入一段时间氢气,再点燃D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42、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

①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大量的金属镁是从海水或卤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见如图:

(1)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  

(2)加入试剂①后,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3)试剂②可以选用  

(4)通电后,MgCl2分解生成Mg和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家庭或企业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食品时,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剂(如碳酸氢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制作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

阅读上面信息后,回答:

(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是  (填化学式);

(2)碳酸氢钠是一种  性的化合物(填“可溶”或“不溶”);

(3)碳酸氢钠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