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后捂试管 |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变成二氧化碳 | B.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
C.蓝矾受热变成白色粉末 | D.海水经日晒后可析出食盐晶体 |
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2.4g,加入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所用稀盐酸质量100g,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116g,则该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8.6% | B.85.7% | C.87.5% | D.71.4% |
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所加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过量) |
操作方法 |
A |
CO2(CO) |
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
洗气 |
B |
KCl(KC1O3) |
MnO2 |
加热 |
C |
Cu(Fe) |
硫酸铜溶液 |
过滤、洗涤、干燥 |
D |
NaCl(Na2CO3) |
氯化钙溶液 |
过滤 |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t℃时,a、b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a、b的质量相等 |
C.升高温度,均可使a、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D.将等质量的a、b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下列区分各物质的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
A |
B |
C |
D |
|
物质 |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
空气和氧气 |
尿素和硫酸铵 |
木炭和二氧化锰 |
方案一 |
稀盐酸 |
带火星的木条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加稀盐酸 |
方案二 |
酚酞溶液 |
燃烧的木条 |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
观察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