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云南地震时,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CO 2中少量水蒸气、HCl气体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NaOH溶液

B

除去NaCl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K 2CO 3

加入适量Ca(NO 32溶液、过滤

D

鉴别氯化铵、尿素和氯化钾三种化肥

取样、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

A.

A

B.

B

C.

C

D.

D

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A.

图象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表格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

B.

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C.

40℃时,将50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

D.

40℃时,将CO 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化学反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①3NO 2+H 2O═2HNO 3+X ②2SO 2+O 2+2H 2O 2H 2SO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NO

B.

反应①、②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①、②中涉及的氧化物共有5种

D.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酸雨的"罪魁"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 15H 22O 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属于有机物,由42个原子组成

B.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0

C.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图1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

图2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C.

图3验证甲烷燃烧生成CO 2和H 2O

D.

图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