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组进行了“测定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功率”的实验:
(1)实验记录与计算如下表:
电压U/V |
1.5 |
2.0 |
2.5 |
电流I/A |
0.22 |
0.26 |
0.30 |
功率P/W |
0.33 |
0.52 |
|
灯泡发光情况 |
灯丝暗红 |
微弱发光 |
正常发光 |
根据他们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你可得出什么结论(请说出两点):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② 。
(2)他们还注意到,这个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并发现灯丝的电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同学们想: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怎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请你给他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
(3)①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该实验的电路连接;(请正确选择电表量程)
②请在坐标图中作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象。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那么,流动着的液体的压强大小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打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图甲所示的玻璃管,可以看到A、B处竖直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不同,这说明A、B处的压强不相同是什么原因引起A、B处的压强不相同呢?
我们知道,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A、B处的水量是相同的.但是由于B处水管的横截面积比A处小,所以,水在B处的流速一定比在A处的流速大,由此可见,A、B处压强不同是由水的流速不同引起的.
(1)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A、B两处的压强关系是:PA______PB,其物理依据是:A处竖直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B处高度。
(2)请你总结出流动液体压强大小规律:.
(3)根据你得到的规律解释下面的现象:图乙表示的是两艘并排的船,它们在航行时常常会不自主地碰在一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4.5ml)、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 ____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_______cm 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
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 (请写出1条)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_(相等/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_运动。
在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利用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记录数据如下: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天平/弹簧秤/压强计)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_______成正比。
(3)作出乙图的三个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空气中金属块的重力为______N,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_______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毫升,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为__________N。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_____(1/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