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 ACB是一光滑的、足够长的、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形框架,其中CA、CB
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P、Q两个轻质小环分别套在CA、CB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系在P、Q环上,另一端和一绳套系在一起,结点为O.将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绳套上,OP、OQ两根细绳拉直后的长度分别用l1、l2表示,受到的拉力分别用F1和F2表示(已知cos370=0.8,cos530=0.6)则
A.F1∶F2=l2∶l1
B.F1∶F2=1∶1
C.F1∶F2=3∶4
D.F1∶F2=4∶3[
如右图所示,实验得到甲、乙两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U与干路电流强度I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A.E甲=E乙,r甲>r乙 | B.E甲=E乙,r甲<r乙 |
C.E甲>E乙,r甲=r乙 | D.E甲<E乙,r甲=r乙 |
通过两定值电阻R1、R2的电流I和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电阻的阻值之比等于()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电阻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温度极低时,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 |
B.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 |
C.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 |
D.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沿着电场线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
B.带电粒子的电势能越来越小 |
C.带电粒子受到的静电力一定越来越小 |
D.带电粒子受到的静电力一定越来越大 |
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可知
A.E和F成正比,F越大,E越大 | B.E和q成反比,q越小,E越大 |
C.E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 | D.E的大小可由F/q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