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请回答: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 ,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和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 。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的
形成 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 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气速率。
下图为下丘脑与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①的分泌量增加,则激素①是____激素,其增加的的机制是: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激素增加,通过A血管运输到垂体。使之分泌的______激素增加,进而促进激素①的分泌。
(2)图中所示的ABC三条血管中,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血管是____。
(3)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________升高,该变化将刺激下丘脑的相应感受器,导致激素②________(填写激素②的名称)的释放量增多。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通过测定乙烯和CO2的产生量,探究“25℃室温条件下,在贮藏、保鲜过程中,乙烯合成抑制剂对毛叶枣果实的影响”。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材料和器材:刚采摘的成熟度相近的毛叶枣若干,密闭容器,乙烯合成抑制剂。气相色谱仪(用于测定乙烯浓度),远红外CO2分析仪。
(2)方法和步骤:在25℃室温条件下:
①挑选足量的无破损,形状、大小、外观颜色相对一致的毛叶枣,随机分成2等份。编号为A、B。
②A组不做处理,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A、B两组中取出等量的毛叶枣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内。
④一小时后,分别从两个容器内抽取等量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数据。
⑤每隔3天,重复步骤③④。
(3)结果和结论:所得数据处理后得到下图(图1、图2分别表示A、B组实验结果)。
①从上图可以看出CO2产生量与乙烯产生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形成上述关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图1、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乙烯合成抑制剂有利于毛叶枣的贮藏、保鲜。
雌性火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在火鸡的一个优良品系中,出现一种遗传性白化症。研究者把5只有关的雄火鸡进行检测,发现其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将这3只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无亲缘关系)交配,共得到229只幼禽,其中45只白化幼禽均为雌性。(控制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请回答:
(1)火鸡白化性状属于____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染色体上。
(2)表现型正常的幼禽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
(3)研究者欲在表现型正常的184只幼禽中,尽量多的保存正常个体,消除白化基因。你认为应该淘汰的基因型是____,请用表现型正常的子代互交来判断该基因型的个体,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____(填字母)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在B→A的过程中,碳是以____形式流动的。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是由图中的____(填字母)组成,此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是____(填字母)。
(4)调查D中某种生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
雌性火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在火鸡的一个优良品系中,出现一种遗传性白化症。研究者把5只有关的雄火鸡进行检测,发现其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将这3只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无亲缘关系)交配,共得到229只幼禽,其中45只白化幼禽均为雌性。(控制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请回答:
(1)火鸡白化性状属于____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染色体上。
(2)表现型正常的幼禽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
(3)研究者欲在表现型正常的184只幼禽中,尽量多的保存正常个体,消除白化基因。你认为应该淘汰的基因型是____,请用表现型正常的子代互交来判断该基因型的个体,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