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政治条件是
A.维新变法运动 |
B.辛亥革命的推动 |
C.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 |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资产阶级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据此回答1-6题。19世纪末,清政府向俄、法、英、德进行三次大督款,这三次大督款的共同点是()
①列强开始控制中国海关②目的是缴付对日赔款
③借款数额巨大④具有很强的政治奴役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
A.为列强进行商品输出创造平等条件 | B.为列强进行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 | 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 |
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典型,主要是指康有为( )
A.依靠清朝官员支持组织强学会 | B.主张维新变法 |
C.宣扬变法目的是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 | D.以“托古改制”方式 |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的活动所起的作用包括()
①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
②使维新运动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播
④使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的形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推动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阶段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国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 | B.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宣传 |
C.光绪帝的支持 | D.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
戊戌变法期间,一位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②到南京拔打市内电话
③到上海看到外国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④到广州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曹操墓在安阳”引发了一系列质疑风波:从“魏武王”的谥号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卡夫人的疑问,再到曹操墓DNA鉴定引来的网友认亲……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判断“曹操墓真伪”的正确依据应是()
A.正史文献资料的记载 | B.实地考古发掘的成果 |
C.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 | D.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
电影《喇叭裤飘荡在1983年》以山青水秀的小镇为背景,反映了那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剧中的男主角希望能穿着流行的喇叭裤和暗恋的女孩跳着流行的迪斯科。当时喇叭裤、迪斯科的流行说明了()
A.当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完全西化 | B.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 |
C.西方国家对中国和平演变获得成功 | D.西方国家对中国展开文化侵略 |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该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7所示。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A.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B.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
C.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
D.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
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直,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一国两制”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