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 B.②⑤ | C.③⑤ | D.②④ |
在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 | B.3:2:1![]() |
C.1:1:1 | D.6:3:2 |
将标准状况下,将22.4 L NH3气体溶于83 m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0.88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8.0 mol/L | B.8.8 mol/L | C.9.0 mol/L | D.9.2 mol/L |
将C mol/L的AlCl3溶液V1 mL加水稀释至V2mL,稀释后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0mL 0.1mol·L-1的稀硫酸中含有SO42—个数为0.1NA |
B.1mol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
C.27g金属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铝失去电子数为3NA |
D.12.4g白磷(分子式为P4)中含有磷原子数为1.6NA |
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
A.1000mL,212g | B.950mL,543.4g | C.950mL,572g | D.500mL,28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