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代表人物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国内各地也争相融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计10分)
材料一: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四国时首次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总书记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正式出台。“一带一路”是世界经济援助及合作领域一个里程碑,它既传承了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也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一带一路线路图》和《一带一路布局图》:

材料三:朱克江指出,盐城在“一带一路”宏大战略构想下,应发挥地处沿海中部、承启南北、贯通东西的地缘优势,加快构筑现代交通,建设亿吨大港,开启连通北京、上海、南京的高铁时代,形成公铁水空港全要素的现代大交通体系,实现“枢纽盐城,物流天下”,形成“东南西北”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大幅改善全市生态环境,打造沿海经济走廊和旅游走廊,使盐城“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更加凸显生态宜居特质,成为本地人自豪、投资人向往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盐城新闻网
材料四:“一带一路”不能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甚至有所损害。原因就在于,各国传统文化,都不把贷出资金的所有者视作扶危济贫,而是视为趁火打劫的奸商,吸血鬼。即便是美国在二战后马歇尔计划,天时地利,用的还是美国自已印的钞票,…视为“美元霸权”;最受益的日本和德国等,与其说感激美国,不如说是恨恨然…。前车可鉴,则中国一带一路之类想赚得感激,恐怕是作梦。
~某外媒评论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丝绸之路精神”的内涵所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构想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总体趋势?
⑵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赵磊教授在《理解“一带一路”需避十个误区》中反映一些片面认识现象。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丝绸之路仅仅包括发展中国家”、“资源、能源合作是唯一主题”等说法,在认识上确有哪些片面性的问题?
⑶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盐城积极应对“一带一路”战略所做出的重大规划和举措。
⑷有外媒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与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经济渗透”的做法相提并论。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不同构想的战略目标以及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的角度,驳斥这一结论。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政治领域、学术论坛新闻跌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计8分)
材料一:1942年元旦,在美国白宫,罗斯福总统首先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紧接着,丘吉尔、苏联代表李维诺夫、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依次在宣言上签字。…1945年9月2日9时许,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中国作为…大战胜利者,与所有同盟国一起,将邪恶势力终结,为人类赢得持久和平…~《大公报》相关报道
材料二: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莫斯科红场阅兵。连日来,多国纷纷举行不同形式活动,庆祝这个伟大的胜利。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东京发表演讲时说,德国之所以能在战后重新被国际社会接受,正是由于德国能正视历史。2015年5月8日,在德国东部边境小城莱布斯,德国总统高克向苏联红军墓敬献花圈,悼念二战中牺牲的苏联红军。2015年5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国会的党首辩论中,拒绝明确承认《波茨坦公告》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定性,声称他没有看过这部分内容,“无法做出评论”。近日以来,以美国历史学家亚力克西·杜登为代表的全球456名学者发出公开信,敦促安倍正视历史。

~摘编自环球时报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家宣言》签订的重大影响,并分析“邪恶势力终结”的主要原因。
⑵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红场阅兵和多国纪念活动的警示意义。
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反省态度上的差异,并谈谈日本如何才能与邻国重建互信、进而推动亚太地区的和平?

结构图示法是一种利用图片形式梳理,划分知识要点,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的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计7分)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近代化探索”》和《西方“步入近代”》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在传承和发展儒学上的重要贡献。
⑵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思想得以解放的系列重大实践。
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证“思想变革”与“制度变革”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在总结人类历史上这一最为惨烈的灾难时,江泽民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哪些战争的爆发使二战得到扩大?
(2)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柏林战役的胜利在二战中各有何重大意义?
(3)请你从二战史实中举出能够论证江泽民观点的一个事例。
(4)为了有效防止战争,建设和谐世界,请你指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1)材料一中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苏联的模式”指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家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样“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荣”的?(4分)
(3)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