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小题。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是指。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词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写景有何特点?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翅膀。词人由上阕秦皇岛外白浪滔天的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颉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第三联写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 边 事
[唐]张乔
调角断①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流水,长愿向南流。
【注】断:占尽。
(1)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怎样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2)首联“调角断清秋”中的“断”字,“征人倚戍楼”中“倚”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出 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