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
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
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
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 B.30cm | C.40cm | D.50cm |
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 B.桃花吸收红光 |
C.桃花反射红光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1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 | B.1.75m |
C.1.85m | D.1.9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