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 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昏线是( )
| A.①线 | B.②线 |
| C.③线 | D.④线 |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 A.云雾 | B.流星 |
| C.太阳辐射 | D.太阳活动 |
当成功对接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
| B.该日武汉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 |
| C.此时太阳高度大致从位于(11°S,83°W)的点向四周递减 |
| D.此日北京正午某建筑影长较短,并将逐渐增长 |
读图3“水循环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
a箭号表示水循环节的
| A.下渗 | B.蒸腾 | C.降水 | D.升华 |
图中河谷形成的地质原因是
| A.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
| B.向斜槽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
| C.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
| D.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是被侵蚀形成谷地 |
挪威建造的“末日粮仓”种子冷藏库于2008年2月6日正式竣工并启用。“末日粮仓”选择建造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一座山的山体内,比海平面高出130米。它将保存全球已知的所有农作物种子,目的是为了在地球遭遇了核子战争、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等灾难时,劫后余生的人类还能重新播种,保证世界农作物的多样性。读图2完成3—4题。
“末日粮仓”选址在此的理由是
①纬度高,气温低
②有永久冻土层,即使断电也能长时间维持低温
③位于大西洋中岛屿,远离陆地,人类活动的影响小
④避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淹没
⑤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地面温度小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图中A、B两地主要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
C.极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极地气候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1完成1—2题。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四季的更替 |
| C.运动物体偏向 | D.地方时差异 |
图示季节内,P地
| A.盛行东北信风 | B.正午太阳高度可能达全年最大值 |
|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 D.此日过后白昼逐日变长 |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题
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
|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
|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
当晨昏线从CD变化到AB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
|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
|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4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18—19题。
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 | B.南半球暖锋 | C.北半球暖锋 | D.南半球冷锋 |
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11日的深夜 | B.12日的深夜 |
| C.11日的日出前后 | D.13日的日出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