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无沉淀产生,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3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变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K+一定存在 |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
| C.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 D.Cl-可能存在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
| B.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32- + 2H+ = H2SiO3↓ |
| C.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 +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 + Al(OH)3↓ + NH3·H2O |
D.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 + 3NO3- + 6H+ Fe3+ + 3NO2↑ + 3H2O |
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 |
| 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 |
| 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lO- |
| D.含大量OH一的溶液中:CO32-、Cl-、F-、K+ |
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可能属于两性氧化物 |
| B.若甲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单质,且戊为碱,则丙只能为Na2O2 |
| C.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丁为10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
| D.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 < 丙 < 戊 |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 B.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光带,前者则没有。 |
|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
| D.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不会向两极移动,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②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⑦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⑧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 A.①④⑤⑥ | B.③④⑤⑥ | C.只有①③ | D.全部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