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
图为“某城区及附近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图示区域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A.三圈环流 | B.季风环流 |
C.热力环流 | D.反气旋 |
形成该大气运动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A.温室效应 | B.海陆热力差异 |
C.地势起伏 | D.城市热岛效应 |
国土资源部在广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如图),读图完成题。形成“乐业天坑”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堆积 | B.火山喷发 | C.流水溶蚀 | D.断裂下陷 |
图中各地貌形态与“乐业天坑”成因相似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完成题。此日,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是
A.23°26′ | B.43°08′ |
C.46°52′ | D.66°34′ |
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甲、乙两地物体影子朝向相同 |
B.该日乙地出现极昼现象 |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5小时 |
D.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
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貌形态等高线示意图”,虚线表示不可见等高线,读图完成题。图中P等高线的数值最有可能为
A.711米 | B.712米 |
C.713米 | D.714米 |
图示地貌最有可能为
A.风力侵蚀地貌 | B.风力沉积地貌 |
C.流水侵蚀地貌 | D.流水沉积地貌 |
据美国今日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据此完成题。太阳活动是
A.有规律可循,但尚无法预报 | B.发生在太阳内部 |
C.以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 | D.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不大 |
这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