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板岩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北半球经纬的某部分,丙和乙在同一日期界线上,阴影部分为黑夜,且此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此时一架军机正以每小时3300千米的超音速从甲地飞向位于正北方向45°N的丁地,降落在丁地机场时正好看到一轮红日落下。则此日丁地的昼长为()

A.14小时 B.15小时
C.16小时 D.17小时

若甲乙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在15°和30°之间,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A.10°N,55°E B.10°N,65°E
C.20°N,55°E D.20°N,65°E

身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小军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
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
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D.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浑浊

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

A.蓄洪 B.灌溉
C.发电 D.排水

下图为某大陆沿140°经线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②地年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地处干旱的沙漠地区

①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2月

每年从“冬至”开始,北半球逐渐进入了最寒冷的日子,称作“数九寒天”。我国民间自古流传着许多数九、画九和写九的风尚习俗。下图中左图为古代某画九局部图,此图的画法是:“上晴下阴,左风右雨雪中心”,即把圆形“双鱼(黑鱼和白鱼)”图,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只画出一部分(黑鱼)以表示当日天气状况,简明清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左图虚线框内(M处)所示两天的天气状况变化是()

A.雨转阴 B.雪转阴
C.阴转晴 D.风转睛

右图中,可能出现左图N处(虚线内为双鱼图中心)天气状况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邯郸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因素

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与不浇湿喷水的棉田相比()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花期不变 D.花期滞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