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 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下列各项中,《凡尔赛和约》没有作出最后规定的是
A.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 |
B.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归属问题 |
C.德国的兵役制问题 |
D.德国赔款问题 |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A.争当海上霸主 | B.争夺贸易霸权 |
C.建立国际联盟 | D.攫取世界霸权 |
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因为
A.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
B.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 |
C.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D.革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施新经济政策 |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
D.进行工业化建设 |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