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
|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有一湖南籍书生,在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和抱负,潜心著述。这位士人是()
| A.黄宗羲 | B.王夫之 | C.魏源 | D.曾国藩 |
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 |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 交往 |
| C.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 |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 |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学说 | B.“天人感应”学说 |
| C.理学思想 | D.“经世致用”思想 |
北宋前期确立了“守内虚外”的策略,“守内”主要是指北宋政府()
| A.加强中央禁军实力 | B.加强对百姓的防范 |
|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D.加强对武将的控制 |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 农业税(万贯) |
非农业税(万贯) |
农业税:非农业税 |
|||||
| 至道末年(997年) |
2408.1 |
1567.3 |
60:40 |
||||
| 天禧末年(1021年) |
2641.2 |
3874.0 |
40:60 |
||||
| 熙宁十年(1077年) |
2021.3 |
5117.2 |
2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