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儒家,有一个长期延续与演变的过程。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确立其基本内涵与思想倾向之后,儒家便一直处于自我丰富、自我完善之中。……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儒家学说遂取得正统地位……宋明时期,有尊孔孟兼取佛道两说以完善儒家理论体系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上述情况表明,儒学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发展之中的理论。
--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治构想,即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列宁选集》第2卷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接受了哪位思想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发展,理学家周敦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构想的理想社会是指什么社会?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100年前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曾建立了哪一政权?
(3)材料三中列宁称赞的是哪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巨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重要理论成果?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思想创新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请你从上至下写出这一制度下的四类人。
(2)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是哪一次改革后逐渐形成的?
(3)这种制度下,主人给“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对他的主人有何义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
7世纪中期
主要
内容
经济上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1)材料一的图6人物是谁?哪国人?他主持的改革有何作用?(3分)
(2)材料二是仿效中国什么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的什么改革?有何作用?
(3)改革给这两个国家带来很大的影响,对此你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的黑色玄武岩柱上,镌刻着象征王权神授的浮雕和法典铭文。

材料二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1)上图黑色玄武岩柱上刻的法典名称叫什么?反映了哪一地区的文明?有何历史价值(地位)?
(2)材料二体现了哪一地区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叫什么制度?
(3)法典和等级制度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哪一阶级的利益?
(4)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
法国
德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
(经济上)所占位次
3
4
2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
(政治上)位次
1
2
4


材料三: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材料四:大战损失统计

死亡
人数
受伤
人数
经济
损失
1000
万人
2000
万人
3400
亿美元


(1)材料一中的连线表示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分别是什么?材料一的漫画表明两大集团之间的核心矛盾是哪两国之间的矛盾?
(2)请你根据材料二的分析,谈谈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造成了什么直接影响?
(4)通过对材料四的分析,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是谁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
(2)材料二中的电报、电话等新兴电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此外还有哪些新发明?请再举一例。
(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4)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后,你有何感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