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儒家,有一个长期延续与演变的过程。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确立其基本内涵与思想倾向之后,儒家便一直处于自我丰富、自我完善之中。……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儒家学说遂取得正统地位……宋明时期,有尊孔孟兼取佛道两说以完善儒家理论体系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上述情况表明,儒学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发展之中的理论。
--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治构想,即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列宁选集》第2卷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接受了哪位思想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发展,理学家周敦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构想的理想社会是指什么社会?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100年前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曾建立了哪一政权?
(3)材料三中列宁称赞的是哪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巨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重要理论成果?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思想创新的认识。
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形象”有不同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时代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材料二:漫画《19世纪末中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2)材料二中的漫画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
材料三:近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 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阶段(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④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当今中国的形象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
——新加坡已故内阁资政李光耀
(4)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的重大外交活动加以说明。(试举两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3年,为了争夺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英、法、奥斯曼土耳其等国先后向沙皇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这是一场大刀长矛对阵枪炮火药、封建沙俄对阵英法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而新的战争机器展现的令世人震惊的破坏力也注定克里米亚将载入史册。
材料二 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海军准将培里率4艘特遣舰队开进江户湾,要求日本开国并鸣炮示威、以武力相威胁,……幕府被迫于1854年3月31日在神奈川与美国缔结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继美国之后,俄、英、法等列强也与日本签订了上述两种不平等条约。
材料三 《马关条约》不啻是给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注入了兴奋剂。它不仅使日本在一夜之间获得了巨额赔款和中国的宝岛台湾岛,而且也使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进一步看出了清政府的软弱可欺。日本帝国主义是为整个帝国主义世界而与清政府作战的。
——《世界历史解说词》
(1)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引发了哪些改革?根据材料判断,推动这些改革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引发的改革与材料三反映的史实有什么关系?
(3)三则材料引发的改革所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 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 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人“重新评估自己的传统文明”表现在哪里?(试举2例)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遭遇?
(3)从“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1)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
(2)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
(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是什么?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红军长征”问题: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朦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塞。
更喜岷山千里雪,浑过汗后尽开颜。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2分)
(2)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3)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