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B.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后挤压胶头吸入液体。 |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导管。 |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平,后称量。 |
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点对应物质可能是 |
B. |
B点对应的物质充分燃烧可得到D点对应的物质 |
C. |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它对应的点是F |
D. |
C点对应的物质与水反应可得到E点对应的物质 |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 溶液 |
向盛有5.0g 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搅拌 |
B |
验证Al、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向 溶液和 溶液中各放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铝丝 |
C |
检验氢气的纯度 |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
D |
鉴别 、 和 三种白色固体 |
分别取少量固体样品,加适量水,搅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
B. |
P点表示 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
C. |
时,将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得到的是c的不饱和溶液 |
D. |
时,将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 |
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盐酸中 |
B. |
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适量的 溶液 |
C. |
鉴别 和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D. |
区分 和 两种化肥:取样,分别与适量的熟石灰混合后研磨并闻气味 |
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
B. |
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读数 |
C. |
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
D. |
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4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