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有0.6NA个碳原子 |
| B.常温常压下,22.4 L NO2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 |
| C.84g NaHCO3固体和106g Na2CO3固体中CO32−的数目均为NA |
| D.0.01 mol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03 NA |
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
| 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
| 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
|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 |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
| A.10mol | B.11mol | C.12mol | D.13mo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
|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
|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
|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 A.将少量品红溶液分别滴入浓硝酸中和氯水中 |
| B.漂白粉及水玻璃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而变质 |
|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混合后褪色及硫酸铁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混合后变蓝 |
| D.将适量Na2O2和Na分别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都能得到红褐色沉淀 |
某物质化学式为NH5,常温下为固体,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两种气体,且在NH5中的各原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则下列有关NH5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组成NH5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属于共价化合物 |
| B.NH5中氢元素为+1价 |
| C.NH5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
| D.NH5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