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②极性分子中肯定含有极性键,则含有极性键的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③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则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④VIIA族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越来越高,则IA族单质的熔沸点也越来越高
⑤H2O分子间存在着氢键,故H2O分子比H2S分子稳定
⑥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不能导电的物质称为非电解质
⑦HClO4酸性比H2SO4酸性强,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A.①②③⑤ | B.②④⑥ | C.③⑦ | D.①③⑥ |
如图中X为电源,Y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通电后Y中央的紫红色斑点向d端扩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纸上c点附近会变红色 |
B.Cu电极质量减小,Pt电极质量增大 |
C.Z中溶液的pH先减小,后增大 |
D.溶液中的SO42—向Cu电极定向移动 |
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 |
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 |
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 |
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 |
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200 mL CuSO4溶液,电解过程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n(e-)与产生气体的体积V(g)(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
B.电解后所得溶液中c(H+)=2 mol/L |
C.当n(e-)=0.6 mol时,V(H2):V(O2)=2:3 |
D.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16 g CuO,则溶液可恢复为电解前的浓度 |
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
B.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
C.正极反应式为:2H++2e-=H2↑ |
D.此过程中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