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滴管把新制的氯水逐滴加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对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有两种推测:①是氯水中的次氯酸的漂白性使它由红色变成无色;②是氯水的酸性(H+)使它由红色变成无色.假设其中一种是正确的.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由实验现象对以上的推测作出判断.
(1)要使用的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进行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验证同周期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将钠、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Al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现象,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 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利用如图装置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14分)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使用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而建议采用高效“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易溶于水、不稳定、呈黄绿色,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稀有气体进行稀释,同时需要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实验室以电解法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NCl3是黄色黏稠状液体或斜方形晶体,极易爆炸,有类似氯气的刺激性气味,自然爆炸点为95℃,在热水中易分解,在空气中易挥发,不稳定。②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备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的安全,在电解时需注意的问题是:①控制好生成NCl3的浓度;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Cl3与NaClO2(亚氯酸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6混合,在溶液中恰好反应生成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 mL,稀释成100 mL试样;
步骤2:量取V1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摇匀,在暗处静置30 min
步骤3: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上述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g/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14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主反应 2Na2CO3 (aq) + 3H2O2 (aq) 2Na2CO3·3H2O2 (s) ΔH < 0
副反应 2H2O2 = 2H2O + O2↑
50°C时 2Na2CO3·3H2O2 (s) 开始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原因是,其措施有、和。
(2)在滤液X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可析出过碳酸钠,原因是。
(3)步骤③中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
(4)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失效的有。
A.NaHCO3 | B.MnO2 | C.Na2SiO3 | D.Na2SO3 |
(5)过碳酸钠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碳酸钠,可用重量法测定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步骤:取样品溶解→加入BaCl2溶液→ 过滤→ 洗涤→ 干燥→ 称量。需要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有:(用字母表示并注明其含义).产品中过碳酸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选考【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某工厂从废含镍有机催化剂中回收镍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废催化剂中舍有Ni70.0%及一定量的Al、Fe、SiO2和有机物,镍及其化台物的化学性质与铁的类似,但Ni2-的性质较稳定)。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间题
(1)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_,用乙醇洗涤废催化剂的目的是________,从废渣中回收乙醇的方法是________。
(2)为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两条)________________。
(3)向A中加人 H2O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试剂x可以是________。
(4)用方程式表示出由沉淀。制取单质镍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回收mkg上述废催化剂的过程中,若将溶液pH调整为6时消耗了a kgNi(OH)2,从洗涤到得到滤液B的过程中镍的损失率为3%,后几步操作过程中镍的损失率为5%,则最终得到单质镍的质量为________kg(填计算式)。
(5)利用化学镀(待镀件直接置于含有镀层金属的化合物的溶液中)可以在金属、塑料、陶瓷等物品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镍或铬等金属,某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之一如下,请配平该反应。
与电镀相比,化掌镀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磺酰氯(SO2Cl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实验室可利用SO2与反应制取少量的SO2Cl2。装置如图(有些支持装置省略了)所示。已知SO2Cl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 1℃,遇水能发生剧烈的水解反应,产物之一为氯化氢气体。
(1)仪器E的者称是_______,由B的使用可知SO2与氧气之间的反应居于______(填“放”或“吸”)热反应,仪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组装完毕后,检验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试剂X、Y的组合最好是_________。
(4)戊是贮气装置,则E中的试剂是_________;若缺少装置乙和丁,潮湿的氯气和二氧化硫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将丙中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若反应中消耗的氯气的体积为896 m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SO2足量),最后得到纯净的磺酰氧3.3g,则磺酰氯的产率为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