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
A.20米 | B.40米 | C.90米 | D.120米 |
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时,发现高浓度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地区(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012年1月2日至3日,大连地区迎来了本年的第一场降雪,金州地区积雪厚度达7厘米,这真是“2012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稍早了一些”,据此回答问题。带来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从地理的角度看是因为瑞雪能
①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②带来纯洁和吉祥
③能够净化空气④能够减少病虫害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情况而言,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换算关系是1:15,气象部门规定:降雪量在0.1~2.4毫米为小雪,2. 5~4.9毫米为中雪,5.0~9.9毫米为大雪,10.0~19.9毫米为暴雪。据此可以推测大连金州地区的这场“瑞雪”应该属于
A.小雪 | B.中雪 | C.大雪 | D.暴雪 |
根据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全年累计小时数,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关于四地风能资源分布及原因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 |
B.②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 |
C.③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 |
D.④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 |
下列四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与④地最接近的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 | B.黄土高原 | C.四川盆地 | D.东南沿海地区 |
“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问题。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
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
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 |
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 |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问题。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 B.第二产业向东北 |
C.第一产业向东南 | D.第三产业向东南 |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问题。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 | B.年降水量少 | C.水土流失严重 | D.地质灾害频发 |
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当地降水 | B.远程调水 | C.冰雪融水 | D.地下水 |
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甘 | B.新 | C.藏 | D.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