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问题。此日,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
B.甲、乙两地使用地方时不同 |
C.甲、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
D.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 |
下面四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中,表示乙地的是( )
该图比例尺为
A.1:24000000 |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
C.六十万分之一 |
D.![]() |
读“我国1998—1999年棉花价格与棉花生产关系图”。完成下题。
导致我同1998—1999年棉花播种面积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 B.农业劳动力缺乏 | C.市场需求减少 | D.国家政策的变化 |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叙述不合理的是()
A.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
B.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C.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
D.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
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工农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加快海南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建设 |
B.宁夏农业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
C.广西、甘肃是该地区水电输出最丰富的地区 |
D.陕西和山西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
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A.华北地区 | B.华南地区 | C.青藏地区 | D.西南地区 |
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B.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 |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
下列选项,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排列的是()
A.湘、辽、宁 | B.台、鲁、苏 | C.青、粤、晋 | D.桂、甘、豫 |
下图为我国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区域的降水分布大体是(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 B.由东南、西北向中间递减 |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 D.由东向西递减 |
图中A处降水的数值范围和主要原因是( )
A.0 mm~200 mm之间,盆地影响 |
B.200 mm~400 mm之间,西风影响 |
C.400 mm~600 mm之间,山地影响 |
D.200 mm~400 mm之间,山地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