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第一、二两句写出了“苔”怎样的特点?
 “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共4分)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诗歌借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颈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1)“豁”字表现了作者初见时的什么样的心情?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中的清瘦一词妙在何处?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诗人是从感觉得那几个角度摹写景色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回答分析
 答: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有人认为“飞月向南端”中“飞”用的极好,请你作简要赏析。
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 44分)
 (一)阅读《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6-7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