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①,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②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③。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⑤。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组:绳索。(2)怀王:即楚怀王。(3)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4)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5)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1) 且 人 已 服 降        (2) 偶 语 者 弃 市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1)以能宽容_______________      (2)父老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先入关者_____________      (4)人又___________
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根据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鸢飞天(  )窥谷忘(  )势竞上(  )经纶世务(  )
翻译下列句子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本文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谢安赴宴
桓温伏甲①设馔,广延朝士,因此②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王曰:“晋之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仿作洛生咏③,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桓温、谢安、王坦之:均为人名。伏甲:埋伏士兵。 ②因此:趁此。③洛生咏:晋时洛阳一带的读书人吟诵诗文的音调。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的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A.广朝士邀请 B.相与俱前前面
C.乃解兵通“促”,立即,赶快。 D.当作何计计谋

对划线句“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坦之非常惊慌,渐渐地在脸色上看出来。
B.王坦之惊慌的模样,渐渐地在脸色上看出来。
C.王坦之非常惊慌,渐渐地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D.王坦之惊慌的模样,渐渐地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桓温“伏甲设馔”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从文中可以看出谢安是个怎么样的人?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
(1)(▲)势竞上 (2) 互相轩(▲)(3)(▲)辱于奴隶人之手
(4)(▲)饮辄尽(6)(▲)之不能尽其才(6)先生不知何(▲)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文言阅读(14 分)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碎裂案牍掷地()(2)用其人()
(3)太祖恶其人()(4)久不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2)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

用斜线(∕)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研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2)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

阅读文言文《赵普》(共20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普少吏事()2及次日临政()
3奏荐某人为某官()4裂奏牍掷地()
翻译下边两个句子。
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说说文章写了赵普哪两件事,分别用4个字概括。


本文刻画赵普奏荐人才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描写可以看出赵普什么样的性格?
古往今来,“刻苦读书”和“以天下事为已任”的成语及其故事很多,你能试着举出一个吗?并谈谈他对你成长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