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达·芬奇(1452~1519年)和哥伦布(1451~1506年)是同时代的人,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一 “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 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指出。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材料二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三 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区史或国别史的拼凑;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历史学家们无能,而是由于那时的世界尚为连成一片。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请回答:
材料一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并请列举其一幅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最新实现材料二中“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谁?材料二反映了他去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材料三,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和图二、四反映的历史现象间有什么联系?请简要说明。
(2)如你经历了与图2、3、4所示有关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你可以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中的一员,用你最喜欢的文体(如说明文、记叙文、杂文、诗歌、历史短剧等)表达对这次革命的认识。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频频发布雾霾天气黄色预警,这其实就是警示着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材料二 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
车排放的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

材料一图一材料一图二

材料二图

材料三见下图板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逐年增长,这与哪位机械师的哪项重大改进有直接关系?

(2)请写出促使材料一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一项发明。
(3)材料一的图一、图二所示的时期,人类分别进入了什么时代?
(4)请你根据材料二文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2-7月,德军向法国不断发起猛烈进攻,一排排重型炮弹落在法国阵地上,屯时硝烟弥漫、气浪冲天。德军炮火摧毁了战壕,烧光了森林,消平了山头……此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
材料二: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在呆在这里!---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其海外殖民地中的中国山东权益由哪个国家继承?
(2)材料二反映了士兵的什么情绪?
(3)这场战争性质是什么?读了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4)怎样评价这场战争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对于19世纪末繁荣的工业世界来说,进步及发展是沐浴在耀眼的电灯光下的。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接过发明的接力棒,在1879-1882年申请了225项新装置的专利——电灯保险丝、插座、开关和电表等。
(1)根据材料一“这场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这场革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推动经济飞速发展表现最突出的国家是哪两个?
(3)这两次“革命”给你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求的目标。历史上合作事例有很多,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探究任务。
步骤一:图说历史——再认历史中的不正当合作

(1)写出上图示意的两个组织相关国家名称。他们是同盟国的:(填三个国家名)协约国的:(填三个国家名):它们的形成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同盟国:
协约国:
后果:
(2)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这种国际关系是通过什么会议建立起来的?(填两个会议名称)会议的实质是什么?
步骤二:反思认知──感悟正当合作的真谛
(3)你认为在当今世界下人类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合作?(举两例即可)相互间的合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