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白蘑菇回家
毕淑敏
妈妈爱吃蘑菇。
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天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
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
路旁有三三两两的藏胞,坐在五颜六色的口袋中间,仰着褐色的面庞,向经过的汽车微笑。袋子口,颤巍巍地露出花蕾般的白蘑菇。
从鸟岛返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小姐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
听了小姐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姐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原先的报纸上印了一排排圆环,好像淡淡的墨色的图章。我吓了一跳说,是不是白蘑菇腐坏了?小姐说,别怕,新鲜的白蘑菇的汁液就是黑的。
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么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不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后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我大惊失色说,那可怎么办?
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它的通风。
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在蒸笼般的火车里,你还有什么办法可想?我束手无策。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又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去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端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血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
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待——白蘑菇炖鸡最鲜。
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选自《意林》2012年06期)全文以“白蘑菇”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在下面括号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草原买白蘑菇——→( )——→( )——→家里吃白蘑菇文中画线句子中宾馆服务生“眉头皱了起来”是因为什么?后来“暖暖地笑了”又是因为什么?
文中青海大汉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颇为传神,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分析人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A 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又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去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
B 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全文最后写道:“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请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
阅读《老山界》,完成下面问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选文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
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大医仁心
周大新
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90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村或城市的街头看见他们,可能会投去惊喜或羡慕的一瞥:嗬,老寿星!
我猜,你可能也见过年近90仍能劳作的老人,他们或在田头薅草,或在家中做饭,你看见后会很意外:天呐:90岁了还能干活?多精神的老人!
可我估计,我若是告诉你,有一个近90岁的外科医生,仍能上手术台为病人做肝胆外科手术,有时一天还能做3台时,你一定会皱起眉头对这话表示怀疑:太夸张了吧?给我讲神话?我当初和你一样:不相信!因为谁都知道,外科医生要能做到术前准确诊断,术中做得精致,术后治疗得当,并不容易,其最佳年龄是36-60岁。开腹做肝胆手术是大手术,一个近90岁的老人怎么可能还去做这样的手术?
今年2月下旬,我到了上海第二军医大之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去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看吴盂超做手术。我心中想的是:我一定要看出个真假来!
那一天早饭后,我在一位医生的带领下,到医院手术准备处领取了一套消过毒的隔离服。随后,走进了手术医生的换衣间。这时,我看见了吴盂超。和照片上的他相比,他失去了伟岸和成武,真实的他原来就是一个身材不高、体态偏瘦的普通老人。
我朝他点头致意,他也朝我点头笑笑,他一定已经知道我们的来意。
我注意他换衣服的动作,不慌不忙,有条不紊。但那动作里也有老年人特有的那种“慢”。 换好衣服的他向手术室走去,我急忙跟上。他走路的动作让我略有些意外:两脚迈得很快捷。
进了手术室,他一边跟大家打招呼一边掏出手术专用的眼镜戴上,又麻利地戴上手术手套,然后走到墙前去查看病人的CT片子。这片子他已经看过多次,昨天他还亲自去B超室为病人做过B超检查。
他走向手术台,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我注意到他双脚踏上了一个约20厘米高的木台。陪我的人附耳轻声告诉我:他身高只有1.62米,那木台是为他特制的。站在手术台前的他和在换衣间的他有了明显的区别: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随着他的眼神改变,手术室里的气氛也骤然一变:一股紧张弥漫开来。
他站的是主刀的位置,看来他是真的要亲自为病人做手术。
他双手伸进病人的腹腔进行探摸,他的眼睛并未看触摸部位,好像全凭手的感觉……他的一只手朝器械护士这儿一伸,一把手术刀已准确地放到了他手中……
有血喷出来,他威严地说了句什么,喷血骤然停了……
他把一块血乎乎的东西放到了托盘里。陪我的医生低声告诉我:已切下病人病变的胆。
吴孟超继续探手在病人的腹腔里面,他的动作纯熟而有把握。他下命令的样子像极了战场上掩蔽部里的指挥员,简短、清楚、有力。他的全程表现和全部动作,像极了一个50多岁的外科医生。一个人一下子显得年轻了几十岁,这真是神了!
又一个病人被推了进来。昊孟超走近前去,亲切地摸了一下病人的脸,轻声说:“别害怕!”那病人微微一笑,回答说:“有你在,我啥都不怕。”十几分钟以后,第二台手术又开始了……
眼见为实。一个近90岁的老人在这天上午为两个病人做了肝胆手术,耗时3个多小时,而且都非常成功。
我不能不信。我查了一下有关昊老的统计资料,仅2010年,他就主刀完成手术l96台。他主攻肝脏外科以来,已主刀完成14000多台肝脏手术。按每天平均两台算,他得连续工作7000多天。换算一下,是得连续工作20年呀!
接下来,我就特别想弄明白:他,吴孟超,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过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为何还要让自己如此辛苦?为何不歇息歇息,享享晚年之乐?
他说:我是一个外科医生,我的岗位是手术台,只有在手术台上,我的心里才踏实,才舒服,才痛快;再说,做手术时,和年轻人在一起,有时说说话,聊聊天,我很开心;还有一条,我们外科医生要想多带出好学生,必须上手术台;最后,是有好多病人希望我亲自给他们主刀,他们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了他们。只要我还能干,就坚持做到最后,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在手术室里,倒在工作岗位上,那我会感到聿福……
一个90高龄的老人!
一个罕见的老人!
(选自2011年5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文章题目《大医仁心》该如何理解?
文章开头3个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这3个段落的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中说吴孟超“那动作里,也有老年人特有的那种‘慢’”,又说“他走路的动作让我略有些意外:两脚迈得很快捷。”,这互相矛盾吗?为什么?
吴孟超进手术室后有两次描写到他的神态。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吴孟超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①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申,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②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A)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B)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③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细胞核。实际上,这个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在精细胞核刚进入卵细胞后,就把精细胞核连同卵细胞的核一起除去。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人工培养了四天,然后再把它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请分别概括三段的段落大意。
第①段:
第②段:
第③段:第①段中“一切准备就绪后”中的“一切准备”具体指什么?
“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一句中的“难关”一词如何理解?
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精选、精确、精密、精心、精致)。
A____,B____第三段中的前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文中画线句子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阅读《真爱之舞》,回答14-17题。
真爱之舞
(美国)辛西娅·比尔雅克
①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爱。
②每天晚上,躺到床上和妈妈吻别之后,我知道好戏即将开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目睹了妈妈和爸爸之间那浓浓的爱意,感觉到了什么叫真爱。
③那个时候我们家房子的隔墙很薄,每天晚上我刚入睡不久,总能被妈妈在隔壁浴室里淋浴的水声弄醒。随后,我还能听到妈妈用电风吹吹干头发的声音。紧接着,妈妈搽脸用的那种化妆品的香味就慢慢飘进我的房间。这时,我能够想象得出来,妈妈正站在镜子前面化妆,她画眉毛,描眼线,卷睫毛,把自己装扮的像电影明星一样。
④就在妈妈在浴室里忙乎的时候,爸爸从外面回到了家里,不一会儿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呛鼻的石油味就盖过了妈妈身上的香水味。这个时候妈妈一准从浴室里走出来,站在门厅里迎接爸爸。妈妈一袭长裙,妩媚动人,松软的秀发搭在肩上,脚上的高跟鞋在灯光的闪耀下闪闪发亮。爸爸总是满脸带笑地牵着妈妈的手旋转一圈。每天晚上,爸爸妈妈都用这种方式行见面礼。在这之后,爸爸也走进了浴室,他淋浴的水声就会再次传进我的耳朵里,就在同时,我还能听到妈妈在客厅里放起了唱片。等爸爸洗完澡从浴室里走出来,那悦耳的音乐声似流水般在房间里流淌。
⑤爸爸是一名钻井工人,他整天在钻井平台上干活,每天下班回家都很晚。待他洗完澡,穿上最好的休闲裤和衬衫,他显得是那样的英俊,健壮。原先他手上,脸上的那些油污已经荡然无存,男士专用化妆品的香味从他身上一阵阵地散发出来。妈妈依然站在那里等着爸爸。看到爸爸从浴室里走出来,妈妈赶紧走过来迎接他。两人站在走廊里深情地注视着对方,随后爸爸将妈妈拥在怀里,轻轻地给她一个吻。妈妈则容光满面,笑吟吟地牵着爸爸的手,两人一同来到了客厅。
⑥客厅里的音乐声再次响亮了起来,这音乐声虽然婉转悠扬,但音量不大,不会干扰我们这些孩子们。从我的卧室这个角度看不到他们跳舞,但每当他们的舞步靠近走廊时,我能从客厅的墙壁上看到他们跳舞的身影。他们就这样一直悠闲自在地跳着舞,时而默默无声,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笑语盈盈,每天晚上,我都沉浸在这样美好的情景之中,伴随着浪漫的音乐声,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⑦我从不怀疑这个世界上有真爱存在,因为每天晚上我都能从我们家客厅的墙壁上亲眼见到。(选自《意林》)请找出与文中第③段划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
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们就这样一直悠闲自在地跳着舞,时而默默无声,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笑语盈盈。
赏析:通读全文,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真爱”的理解。
阅读《春》的选段,回答11-13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给本段拟一个小标题是
第①句从 感官角度写出了春风的 ;第②句从感官角度写出了春风的;第③、④句从感官角度写出了春风的 。这样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