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4日,在经历重重波折后,14岁的荷兰少女劳拉·德克尔终于可以一偿独自扬帆环球航行的夙愿。如图是劳拉此次航行的线路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劳拉航行经过的B、C两地的陆地河流流域示意图。

(1)劳拉从荷兰出发后,并未直接向西横渡大西洋,而是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西洋,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4分)
(2)图13中A、B、C、D四地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原因。(3分)
(3)当劳拉航行到A阴影区域时,该地的气候特征是什么,请分析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4分)
(4)据图14对比分析甲、乙两河下游水系特征的差异。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依据图示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判断北半球处于(季节)。此时M地受
(气压名称)影响,盛行风,气候特征是
(2)此时N地气压带或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少)。
(3)下面四地的气温、降水统计图中能与无锡的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这类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图中D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成因是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左图中虚线a、b表示等压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在上面的左图中实线上画箭头表示出大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_________运动,再形成_________运动。
(2)B、C两地温度较高的为;C、D两点中气压较高的是_ ___;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为_____。由此可见,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
(3)上面的右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白天或夜间)。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和日照图(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甲图)

(乙图)
(1)依据甲图判断,当地球位于(用图中数字表示)区间运行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当地球位于(用图中数字表示)区间运行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2)当地球处于③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全球昼夜长短分布情况是
(3)当地球处于甲图位置时,与日照图(乙)相对应。此时,太阳直射在(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在达到一年中最大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点,此日昼长为小时。这一天无锡(3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共5分)

(1)甲、乙、丙、丁中,表示地球公转的是。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其公转速度较(快、慢)。
(2)图中各大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一致,除此以外,其运动还具有、近圆性的特征。为地球生命的生存和繁衍带来了一个宇宙环境。
(3)地球生物存在的基本条件: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有液态水。除此以外,请说明地球生命存在还具备的条件重要条件和原因。

东北亚经济圈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中国和蒙古的东部地区。回答下列问题。(23分)
材料一东北亚经济圈部分区域图(图)

材料二 随着丙所在国家城市化的逐步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该国务农人口更是呈现出快速老化的趋势。有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在该国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据半壁江山,只有8.5%的农民在39岁以下。
材料三材料一中乙方框区域放大图(图)

(1)图16中,丙所在的国家农业地域类型为,机械化程度较
(2)图16中,甲、乙、丙三地气候显著,其成因主要是
(3) 图16中,丙国的九州岛发展微电子工业需要的关键性条件为。(2分)
(4)图16中,甲、乙两个工业区域中与鲁尔区的工业类型最为接近的是,并简述该工业区与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差异性。(3分)
(5)根据材料二,农民老龄化给丙所在国家的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6分)
(6)根据材料三,分析乙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