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材料二   某地区域图和气温降水图

(1)据材料二,说明图17地区的地形特征。
(2)图18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说明该气候的成因。
(3)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4)图示地区为湿润区,但当地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俗语,请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解释此俗语。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旅游地理下图示意某旅游目的地,该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规模相对较小。

分析该地旅游规模较小的原因。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村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读下列世界部分区域图,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材料一地点①有200万农民生活水平在热带雨林区,该流域的森林覆盖率高,地点②有几片绿州和牧场,约有170万人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地点③没有村庄,无人居住,下游地区有大量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该国发现铝土矿后,计划发展炼铝工业。近年来,该区域的沙漠有逐渐南扩的趋势。

(1)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的在大洲是 。(2分)
(2)请简析图中A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3)请阐述图中沙漠南扩的主要原因。(6分)
(4)举例说明图示地区的资源优势。(6分)

(10分)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2)西宁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