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合肥、广州三地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合肥>广州 |
| B.夏至日昼长:北京>合肥>广州 |
| C.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广州>合肥>北京 |
| D.地转偏向力:广州>合肥>北京 |
图中箭头表示洋流,①、②分别表示该海域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
| B.洋流③①的性质都是寒流 |
| 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
| D.洋流①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 |
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
| B.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
| 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割的时候 |
|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图甲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乙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
|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
图乙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甲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A.①一甲 | B.①一丙 |
| C.②一乙 | D.②一丁 |
图为我国南极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雪龙号科考船在长城站和阿根廷南端的乌斯怀亚港之间往返航行,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A.冰山众多 | B.雷雨频繁 |
| C.狂风巨浪 | D.极夜漫长 |
2013年,我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海拔4093米)地区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该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对天文观测十分有利,其原因主要是
| A.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 B.寒流环绕,水汽较少 |
| C.冰层巨厚,风力较小 | D.地势较高,空气稀薄 |
图为“某区域地层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区域各岩层的地质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正确的有
| A.a>b>c | B.b>c>a |
| C.c>d>e | D.d>e>c |
关于该区域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断层形成于褶皱之前 |
| B.b岩层的岩石可能发生变质作用 |
| C.d岩层曾遭受强烈的外力侵蚀 |
| D.褶皱使e岩层分布不完整 |
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下列问题。
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A.南半球 | B.北半球 |
| C.东半球 | D.西半球 |
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 A.扬州市(约32°N,119°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
| 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
| C.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 |
| 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