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深11.5米;最小面积是2 700~3 000平方千米,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据此回答问题。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
D.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东南 |
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通航最佳时间是 ( )
A.全年 | B.1~6月 |
C.5~10月 | D.11月~次年4月 |
下面①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该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②图表示①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判断该地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③图是①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某地附近的遥感地图,判断该地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面表格示意2012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数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读表,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 |
B.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65岁)比中国的多 |
C.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
D.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 |
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是因为:
A.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 |
B.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 |
C.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 |
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 |
下面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A地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开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A.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 | B.缺少天然海港,外运不便 |
C.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缺乏能源支撑 | D.受寒流影响,阴天日子多 |
D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比C地区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A.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
B.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
C.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
D.D地区冰雪融水量更大,水源灌溉更便利,单位产量更大 |
乙图中B河流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
① 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②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③ E附近区域地势平坦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
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光热、水源 | B.光热、降水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 B.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 |
C.乙地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小 | D.乙地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大 |
下图中的图Ⅰ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图Ⅱ是图Ⅰ中乙地的相关信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I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反映出此处:
A.海拔高蒸发微弱 |
B.是阶梯分界处,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
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
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了4种植物进行种植,测得4种植物的根深见下表,假设根部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 |
a |
b |
c |
d |
根深 |
4.1米 |
1.2米 |
3.6米 |
1米 |
A. a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B. b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
C. c植物在F区不能成活
D. d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